突然發現自己有買他的電子書,所以就點開來看了,內容主要是說習慣如何影響自己的,以及如何養成習慣的方式,最後是提到需要隨時注意養成習慣後不要陷入習慣,要隨時保持覺察,才能讓自己更加進步。

改變習慣的最有效方法是改變身份認同

習慣養成的第一個概念不是要達到什麼目的,而是我就是一個瘦子,我會做什麼,例如不是我要變瘦所以我不要吃,而是我是個瘦子的話,我會選擇不吃這個洋芋片。在心態上就會有所不同。

4個簡單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人類的行為有個迴路,反覆執行以下步驟就會形成習慣,作者叫他習慣迴路

  1. 提示
  2. 渴望
  3. 回應
  4. 獎賞

行為改變的法則 1:讓提示顯而易見

例如想要多喝水,就在會待著的地方放裝好水的杯子,看到就可以喝。

要改變習慣要先覺察自身習慣,
功課:可以透過習慣計分卡,先練習寫下自己每天的行為,然後判斷一下這些行為對於達成目的是好行為還是壞行為,

開始一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

說出具體的時間地點要做出來,作出詳細具體的宣告,就比較容易真的去做,
當 X 情景發生時,我就會執行 Y 回應。
我會在XXX(時間),在 OOO(地點) 做 YYY(行為)
例如我會在凌晨餵完兒子喝奶後看書10分鐘。

習慣堆疊

這個是在現有的習慣後加上新的習慣,重點在把想要養成的新習慣跟現在的習慣綁在一起
做完(目前的習慣)後,我會執行(新的習慣)
運動:每天會在公司咖啡倒進杯子後,我會做 10 下伏地挺身。

環境很重要

如果你身邊都是正向積極的人,你就也容易正向積極。
想要養成的習慣,就讓他明顯而且容易被執行,想要移除的習慣,就讓他隱藏且難執行,
例如不想要吃洋芋片就把它藏到公司會議室鐵櫃最下面一層用盒子鎖起來,打開鎖需要長度 32 的密碼、簡訊驗證、兩步驟驗證。
新環境比較容易培養新習慣,儘量讓環境是專用的,我在桌子上工作,在沙發上休閒,在床上睡覺等。

自制力

自制力是無法持續太久的,不要鐵齒,還是努力打造出不用考驗自制力的環境吧。

行為改變的法則 2:讓習慣有吸引力。

習慣堆疊加誘惑捆綁

  1. 做完(目前的習慣)後,我會執行(我需要的習慣)
  2. 做完(我需要的習慣)後,我會執行(我想要的習慣)
    例如:想要看FB,又要運動
  3. 拿出手機後,我會做10下伏地挺身。
  4. 做完後,我會瀏覽FB訊息。
    這樣因為想要看FB訊息,所以你會去做運動。

法則3 : 讓行動輕而易舉

做就對了,開始做就會開始優化,一直計畫不做是一種拖延,習慣的養成跟時間沒有太大關係,而是跟執行的次數有關係。

最小努力原則

人總是習慣選擇花最少力氣的選項。
把環境準備好,讓未來的行動容易實行。
不想要養成的習慣就增加他的困難,例如把XBOX全部拔下來收好,每次要玩都要重新打開盒子,接線,裝電池,你就會懶得打開。
隨時準備好運動鞋,想跑步的時候穿上就能開始,就會比較容易實行

兩分鐘法則停止拖延

決定性瞬間:每個選擇累積下來決定你通往那個自己
新習慣的開始應該不要花超過兩分鐘,例如先靜下心讀一頁書,而不是一口氣讀一本。

法則4讓獎賞令人滿足

當經驗令人滿足,比較有可能重複,例如有薄荷味道的牙膏,刷起來讓你覺得口齒清新,有在刷牙的感覺你會比較願意刷。
人類的大腦是優先考量立即獎賞的選項的。
帶來立即獎賞的行為會被重複,帶來立即懲罰的行為會被避免。

如何每天堅持好習慣

迴紋針策略:追蹤習慣,讓紀錄不要中斷會讓人上癮
習慣堆疊加習慣追蹤:
做完(目前的習慣後)我會追蹤該習慣
如何保持習慣,作者的原則是不要錯過兩次,一錯再錯就很容易回不來了。

問責夥伴作用大

簡單的說就是跟朋友說,我接下來會做到什麼,如果你發現我沒有的話,我會給你好處,
例如接下來3個月你看到我吃雞排的話,看到一次請你吃一次雞排,讓別人來督促自己。

從A到A+

基因如何影響習慣的養成:

想要提升成功的機會的話,先找對戰場,在對的戰場上你比較容易贏別人,符合自己天生的性格的習慣比較容易持續,因為你會比較不容易感到痛苦,例如你是內向的人,但是要你一直去社交,這樣就容易感到痛苦,不容易持續。
選對自己有力的戰場,如果找不到就自己創造一個。

最後的部分章節標題現在電子書不在旁邊,
不過大意就是說當你養成了習慣後,要小心不要被習慣限制,要繼續保持覺察,持續的往越來越好這樣。

題外話

這個電子書是使用 Hyread 的電子閱讀器看的,眼睛真的比較不酸誒!而且他的電力真的很耐久。